中国传媒科技
主办单位:新华通讯社
国际刊号:1671-0134
国内刊号:11-4653/N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5908 人次
 
    本刊论文
公民新闻的发展与传媒生态的再建构

  [摘要]网络媒体兴起后,以普通公民为新闻生产者和传播者为特征的公民新闻随之快速发展,并对传媒生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公民新闻的发展对传媒内、外生态的再建构。

  [关键词]公民新闻;传媒生态;再建构

  传媒生态进入人们视野,肇始于1964年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媒介即讯息”的提出。“媒介即讯息”的意义在于第一次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媒介内容”转移到“媒介本身”。1968年,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在一次演讲中正式提出“传媒生态”(mediaecology)这一概念,波兹曼认为,传媒生态是“将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2002年,传媒生态协(MEA)会将“传媒生态”定义为“符号、媒介和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复杂集合”。

  一、公民新闻的概念与发展现状

  公民新闻(citizenjournalism)也称公民共享新闻(citizenparticipatoryjournalism),就是指来自公民的非专业新闻报道,即“公民个体或群体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或信息的行为,旨在提供一个民主社会需要的独立、可信、准确、广泛及其他相关信息。”公民新闻有多种实践模式,美国学者斯蒂夫·奥丁(SteveOuting)列举了公共评论的开放、公民提供新闻线索、开放信源报道、博客、独立公民新闻网站、公民新闻与专业新闻的整合、维基新闻等11种。从发展趋势看,网络已经成为公民新闻最主要的传播渠道。

  20世纪20年代初,一场关于民主与煤体的辩论在美国舆论学家沃尔特·李普曼(WalterLippmann)与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Dewey)之间展开。李普曼认为,民主理论要求公民对身处的世界有清晰的认知,但事实是,绝大部分公民并不了解也不关心这个世网络传播研究界发生了什么。李普曼认为不如直接将了解世界的任务交给一群社会精英,让他们代替大众来判断和监督政府的行为。他由此建议将新闻业提升为一种更受尊敬、由专业精英组成的职业。杜威则认为民主的基础不在信息,而在对话,他认为传播是民主的中心,要发现、聆听并服从公众的利益需要。其后数十年的美国新闻传播模式正是对李普曼思维的实践。

  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媒介的普及和公民新闻的兴起,传播的“对话”性质和个体自主性特征得以彰显,杜威的上述理论才得以被诠释和实践。从1993年以来,马里兰大学互动新闻学院的J-Lab中心即资助了120个小规模实验计划,帮助小型新闻机构利用新媒介技术来创造新的参与公共生活的方式,并鼓励和培训公民积极从事新闻实践。1998,德拉吉博客网揭开克林顿性丑闻。随后,相关博客网站迅速发展,并在后来的历次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都有不错的表现。2005年8月当美国新奥尔良市遭受“卡特里亚”飓风袭击、造成罕见灾害之际,CNN网站随即增加了一个栏目“公民记者”,向所有网民征集有关这次风灾的文字和图片。特别是创建于2000年韩国网站Ohmynews,倡导“每一位公民都能成为记者”,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公民新闻网站。随后,Twitter、Myspace、Facebook和国内微博的兴起,为公民新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新闻机构日益受到“公民新闻”的冲击,传媒与受众的互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记者的专业角色也发生嬗变,一种以对话、合作与平等为核心理念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正在确立。用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高管罗瑟·米奇的话说,现在,“游戏不一样了”。

  二、公民新闻发展背景下传媒生态的再建构

  “传媒生态”,是借鉴生态学中生态系统概念而衍生出的一个概念。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保持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具有任何系统所必然具有的自我调节功能。在生态学的生态系统概念基础上,新闻传播领域提出了“传媒生态”这一概念。关于“传媒生态”,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目前较为一致的认识是,传媒生态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各种传媒关系的总和。它不仅包括不同传媒之间的关系,传媒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且包括传媒与社会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前者我们称之为传媒的“内生态”,后者称之为传媒的“外生态”。麦克卢汉曾说过,媒介即讯息。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播格局和话语环境,特别是公民新闻的发展,推动了传媒内生态和外生态的再建构。

  (一)公民新闻对传媒内生态的再建构。

  1.记者功能的延伸。即使是最好的记者也会有他的“盲点”。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公民新闻的发展,不论从地域性或者从行业性来讲,都极大地延伸了记者的内涵和外延。照相机、手机、网络等工具的普及,使普通公民有可能成为无处不在的“新闻眼”,成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发现者和讯息搜集者,尤其在突发新闻的报道上,在场公民比专业记者更有条件首先获取和传播信息,传统的单纯依靠记者现场采集的新闻生产方式正被公民独立生产、公民参与和专业记者合作报道的方式所替代。一方面,记者功能开始从专业人士身上向非专业人士延伸,另一方面,公民记者对新闻事件传播的参与使专业记者有可能更好地发挥自身职能,完成自身使命。公民新闻时代,可以说人人都是记者,加之传受者之间互动与交流的便利展开,使得传统意义上“记者”的触角可以伸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每个角落,理论上,记者功能可以得以无限延伸了;而记者功能的延伸势必对传统的新闻生产和传播产生影响。

  2.新闻产品视角的多元化与客观化。虽然双向互动交流是众多传播学者和新闻媒体所推崇的理想信息传播模式,但在公民新闻出现之前,大众传播依然被强势媒体的单向传播所主导,来自平民大众的声音、态度和经验几乎被湮没无闻。众多新闻机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价值取向,作为信息生产者的专业记者囿于这些价值取向,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信息生产方式。公民新闻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新闻不再仅仅是几家媒体的发声,来自全社会各个层面的声音日益增多。新闻记者麦克拉伊(McCray)认为,公民记者是“从内部而不是从外部来了解事物,因此人们就得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在很多情况下,人们还可以从亲身经历事件的人那里得到现场照片和视频。这和专业摄像师从外部得到的画面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一种类似文化人类学的内部(insider)的认知。这种平民视角和草根特征,组成了新闻事实的多种面向,无疑将增添新闻视角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并且也有助于强化传统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忠诚度与信任感……同时也促进了多元传播形态的确立。对同一个新闻事网络传播研究件,开始出现多个不同角度的观察与分析,传统媒体时代媒体的“偏向”与“喜好”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媒体的新闻生产惯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断甚至改变。正是这种多角度,我们才更有可能无限逼近事实的本来面目,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也随之得以加强。

  3.传、受众间的交流与联系更加密切。公民新闻出现后,传、受众之间的即时互动交流不再遥不可及;美国学者奥丁甚至将网络媒体上新闻报道之后的评论归为公民新闻的一种简单形式。威尔伯·施拉姆(WilburSchramm)曾经说过,“大众对传播事业还有一项特殊的责任,他们应学习如何来运用媒体……总之,应有更多的非专业大众来学习传播技术,以使媒体求取最佳的运用。”公民新闻中,受众是以主动而非被动的姿态,参与甚至主导新闻和信息的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过程,新闻传播再也不是媒体公司和专业记者自上而下的“广播”,而是公民、编辑、记者互动的自下而上的“网播”,其最大的特点是交互性。传统媒体由信源到信宿的单向传播模式,转变为兼具单向与双向互动、传播者与受众随时发生转变与重合的“网状传播”模式,传、受众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紧密。另外,公民新闻的发展,促进了传统意义上受众“权利”———“媒介接近权”的增强。

  1967年,美国学者J.A.巴隆(Barlow)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了《接近媒介—一项新的第一修正案权利》一文,首次提出了“媒介接近权”的概念。受众“媒介接近权”(therightofaccesstomassmedia)是指“大众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皆应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的自由。”但在传统媒体时代,这种权利一直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直到公民新闻的出现,大众的“媒介接近权”才有机会得以充分实践。公民新闻的出现推动了传、受众之间权利的趋于对等,传媒媒体时代传、受者之间的专业与技术壁垒在公民新闻中正在趋于消融,传、受者之间的即时互动交流和双向合作正在越来越多的新闻生产中被实践。

  (二)公民新闻对传媒外生态的再建构

  1.公民新闻对公共舆论机制形成的影响。传统媒体是“点”对“面”的传播,传播主动权掌握在媒体手中,公共舆论基本由媒体主导。公民新闻改变了传统的舆论形成模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权,个人意见得到了有力传播,成为公共舆论的另一重要发端。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对于公共议题由于顾忌重重,往往表现出只有少数人说话,而多数人沉默或附和,即出现“沉默的螺旋”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网络社会中渐显式微,网民表现出“关心即要表达”的局面。

  数量众多的网民意味着数量众多的“眼睛”,更多的事件被发现并迅速在网上传播,公民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舆论监督的范围;加之网络上信息的迅速更新和评论的极易开展,特别是热点或敏感事件,总是会引起大范围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强化公共舆论监督的深度。2001年广西南丹矿井特大事故、2003年的SARS事件、2004年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2005年的吉化爆炸污染松花江事件、2007年的华南虎事件、2011年的公车出国事件等,几乎都是先在网民中形成强大社会舆论,而后引起传统媒体的介入,最后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公共舆论。公民新闻正是充分利用自身特点不断扩大舆论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但在现阶段,在公共舆论形成的机制中,公民新闻还只是一种“催化剂”或者“助燃剂”的作用,传统媒体依然在扮演最终“仲裁”者的角色。公民新闻所引发的舆论,最终需得到传统媒体的肯定或纠偏,才能确立。虽然网络媒体发展迅速,但目前其主要作用大多还只体现在通过披露某种现象或者曝光某个事件从而引发舆论的关注,事实的真实面目还得依靠传统媒体经过长期发展确立的新闻事件调查与核对机制来揭示。一句话,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在现阶段要明显优于网络媒体;但网络媒体所生发的公民新闻对公共舆论的影响已经不可小觑。

  2.公民新闻对议程设置的影响。所有的大众传媒都在执行着自己的“守门人”职能,通过议程设置筛选公共辩论的主题和程序,选择适合该议程的嘉宾和现场观众。公民新闻中,传、受众之间不仅是简单的反馈与交流,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协作,传、受众之间的界限不再清晰可辨,受众可以自主提供公共辩论的主题,一经提出,辩论程序、嘉宾和现场观众等均不可控。可以说,网络的发展颠覆了传统的“议程设置”。在传统媒介环境下的议程是:传播媒介议程→公众议程→政策议程。往往是传媒议程影响公众议程,再影响政策议程。然而在网络媒介环境下的议程设置就变成了:公众议程→传媒议程→政策议程。可以说,伴随着公民新闻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弱议程设置”的传播时代,媒介权力的分散化、碎片化和去中心化的结构使得往日的权威机构很难再通过制造新闻事件而人为地设置议程,议程设置正变得越来越不可控,不可预见的突发状况越来越多,这势必引发政府、媒体和公众适应新形势的相应努力。越来越多的政务微博的开通,正是政府在努力将议程设置纳入自身可控范围之内的积极尝试。作为媒体和公众,也在积极实践不同的公网络传播研究民新闻形式,以期在议程设置中争得更大话语权。这三者合力,毋庸置疑,将对“议程”的设置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3.公民新闻推动了媒介融合步伐的加快。由于新闻生产不再是少数媒体机构中编辑记者的专利,“多数人向多数人传播新闻”的媒体型态已隐然浮现,并促成现有传媒格局的重组,有人将这样的传播模式,称之为“合众媒体”(RepublicMedia),例如报纸与公民新闻的融合。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开始尝试吸收或者接纳公民新闻的内容,如报纸开设公民新闻版,传统媒体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设公民新闻频道,电台、电视台大量使用非专业记者提供的音频、视频新闻等;内容上的融合势必进一步推动不同媒介形态之间融合步伐的加快:一方面,一种突破了媒介形态限制的“大新闻生产中心”已经在综合性媒体中出现。在这个中心内,新闻记者负责采集新闻信息,而分属于不同媒体形态的编辑根据自身需要对信息进行编辑加工,然后,同一新闻事件以不同的报道形式出现在不同的媒体上。不同媒体形态的新闻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趋于融合;另一方面,这种内容的融合,进一步推动了不同媒体形态之间的合并或重组,目前,这种融合的主要方式是网络媒体版图的不断扩大和纸质媒体的逐渐萎缩。

  (三)公民新闻对传媒生态的负效应

  不可否认,公民新闻也对传媒生态带来了一定的负效应,影响了传媒生态的健康发展。

  1.公民新闻与虚假新闻。不同于传统新闻的生产方式,公民新闻产生的根基是“自媒体”。在“自煤体”传播系统中,“自媒体”的交互性、自主性、去中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中编辑把关角色定位和把关行为过程。公民新闻中,普通民众通过网络、便携式通讯设备用文字、图片、视频对身边发生的突发的或新奇的事件进行“未审查,未过滤”的实时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客观性甚至伦理道德底线都由普通民众自己掌握。由于缺乏专业的训练和熏陶,普通民众对信息真伪、传播价值的判断能力与专业新闻记者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造成了公民新闻中虚假新闻较多的现象,最著名的例子是2008年10月3日,CNN旗下网站ireporter误报苹果公司CEO乔布斯病危,导致苹果市值瞬间蒸发90亿美元,后此条消息被证实是由公民新闻记者发出,而“未审查、未过滤”正是ireporter的特色和追求所在。

  但需要指出的是,虚假新闻并不是公民新闻的“专属特性”,在专业新闻市场,依然有大量虚假新闻的存在。只是在公民新闻中,由于专业“把关”环节的缺失,虚假新闻可能更容易出现而已。

  2.公民新闻与数字鸿沟。公民新闻的发展虽然赋予了更多的人“媒介接近权”,使他们可以有效地表达、传播自己的观点和声音;但公民新闻依然要受限于知识层次、观念和传媒工具的限制。在传统媒体时代农业劳动者、无业失业者等社会底层人士缺乏话语表达空间的现象在公民新闻时代依然没有改变,且有愈发严重之趋势。至今为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多份《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均显示,在网络普及率、网民结构和网络应用几方面来看,城乡互联网差距持续拉大,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有扩大趋势,公民新闻在反映或者表达底层声音方面依然缺乏建树;同时,近年来众多的热门公民新闻事件大多表明,公民新闻所搭建的交流对话平台并不是在异质群体之间展开,而是弱势群体或者声称公平与正义维护者所构建成戴维斯·理查德(DavisRichard)所称的“壁垒化论坛”。在这种论坛中,聚集的都是态度一致的人,而不同意见者的声音则被淹没,这有可能对探寻事件真实面目造成了巨大障碍,形成先行的“舆论审判”,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事件的进程。在这种情境下,就有可能陷入社会现有强势阶层或者强势声音愈发强势,而弱势阶层或者弱势声音日益孱弱的恶性循环。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中国传媒科技》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中国传媒科技》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